logo
注册会计师   >   考试介绍   >   从高薪到职业发展,注册会计师到底有多厉害?

从高薪到职业发展,注册会计师到底有多厉害?

2023-07-02 10:15:27浏览162

疯二哥哥

1注册会计师厉害不

注册会计师厉害不?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事实上,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含金量非常高。拥有这一证书,不仅意味着获得了国家认可的审计签字权,还能打开进入大企业、争取高职要位的大门。注册会计师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不仅涨薪机会多,还能享受国家扶持政策。

首先,注册会计师证书给予持证人国家认可的审计签字权。这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对审计报告进行签字确认。这一权益使得注册会计师在财务领域具有极高的专业声誉和影响力。

其次,注册会计师证书是进入大企业、争取高职要位的门票。大多数大型企业都在招聘时要求申请者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在财务管理方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员能够更容易获得重要职位,并且在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多的机会。

此外,注册会计师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人才。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员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励和补贴。例如,可以获得人才补贴和住房补贴,这对于生活和发展都非常有帮助。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注册会计师还可以直接加落户积分,解决户籍问题,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含金量非常高。拥有这一证书,不仅意味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可,还能获得国家认可的审计签字权,打开进入大企业、争取高职要位的大门。此外,注册会计师还能享受国家扶持政策,获得各种奖励和补贴。因此,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非常值得追求的职业,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几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共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两个阶段。专业阶段考试包括六门科目,分别是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以及税法。考生可以选择同时报考六门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其中的一部分科目。专业阶段考试的科目数量和搭配由考生自己决定。需要注意的是,这六门考试科目需要在五年内全部通过,否则过期需要重新考。

综合阶段考试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共包含两门科目,分别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与专业阶段不同的是,综合阶段考试没有时间限制,但需要一次通过。这两门考试是综合性的,需要考生全面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

总结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共有八门科目,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有六门科目,需要在五年内全部通过,而综合阶段考试有两门科目,需要一次通过。这些科目涵盖了注册会计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对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全力以赴备考,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32022年注会CPA考试时间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已经确定为8月25日至8月27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如下:

专业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5日(星期五)

08:30-11:30 会计(第一场)

13:00-15:00 税法(第一场)

17:00-19:00 经济法(第一场)

2022年8月26日(星期六)

08:30-11:00 审计

08:30-11:00 财务成本管理(第一场)

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场)

17:00-19:0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22年8月27日(星期日)

08:30-11:30 会计(第二场)

13:00-15:00 税法(第二场)

17:00-19:00 经济法(第二场)

综合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6日(星期六)

0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以上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2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中关于考试时间的具体安排。考生们需要按照这个时间表做好备考准备,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4CPA考试备考一门用时多久

根据我的经验,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的备考时间建议为200-300小时。在这个阶段,没有官方教材可供参考,只有中注协提供的大纲作为备考参考。因此,备考时需要从大纲上的重点内容入手,重点掌握考点。

综合阶段的考试形式为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将多个知识点进行融合,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备考时,不需要像专业阶段那样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而是要注重对关键考点的掌握和理解。

备考CPA考试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提前规划并付诸行动。然而,备考时间并不是唯一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行动和坚持。通过合理规划备考时间,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进度,每天坚持学习和复习,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因此,在备考综合阶段时,我建议将备考时间控制在200-300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和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