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造师   >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

2024-06-15 07:02:00
浏览157 点赞39 收藏56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一建计算自由时差是一项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时区和时间,计算出另一个时区的具体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的真题。【…

1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是一项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时区和时间,计算出另一个时区的具体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的真题。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

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与其合作的分公司分别位于上海、广州和成都。现在北京时间是2023年5月15日10时30分,请计算以下各地的具体时间:

1. 上海

2. 广州

3. 成都

【解析】

1. 上海的时区比北京晚1小时,所以上海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加1小时,即2023年5月15日11时30分。

2. 广州的时区比北京晚2小时,所以广州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加2小时,即2023年5月15日12时30分。

3. 成都的时区比北京晚2小时,所以成都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加2小时,即2023年5月15日12时30分。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上海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11时30分;

2. 广州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12时30分;

3. 成都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12时30分。

以上就是一道关于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的真题及解析。在实际工作中,计算自由时差是非常常见的,掌握好这个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跨时区的工作。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2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对于想要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来说,具备这个证书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是什么呢?它又有哪些考试内容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是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人员考取的一种证书,它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主管的全国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可以证明考生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等。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考察考生对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顺利通过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 系统学习考试大纲:考生需要详细了解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的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多做真题:通过做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的真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难度,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考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掌握相关知识。

4.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复习。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准备,相信大家可以顺利通过一建计算自由时差考试。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3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真题解析

一建计算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级建造师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科目。其中,计算自由时差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关于计算自由时差的真题,并进行详细解析。

【题目】

某建筑工程项目,地理经度为120°30′E,地理纬度为30°30′N,高程基准为北京1954年高程基准。现测得控制点1的大地坐标为:X1=1000000.000m,Y1=2000000.000m,Z1=50.000m,大地方位角A1=45°,仰角B1=30°,距离S1=100.000m;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为:X2=1000000.000m,Y2=2000100.000m,Z2=50.000m,大地方位角A2=135°,仰角B2=60°,距离S2=100.000m。控制点1、2的天线高H=2.000m,自由时差dτ=0.000000s。求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和大地方位角。

【解析】

首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控制点1和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和大地方位角。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控制点1和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控制点1和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

控制点1的大地方位角A1=45°,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A2=135°。

2. 计算控制点1和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控制点1和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

控制点1的大地坐标为:X1=1000000.000m,Y1=2000000.000m,Z1=50.000m。

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为:X2=1000000.000m,Y2=2000100.000m,Z2=50.000m。

3. 计算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

控制点2的大地方位角A2=135°。

综上所述,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为:X2=1000000.000m,Y2=2000100.000m,Z2=50.000m;大地方位角A2=135°。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控制点2的大地坐标和大地方位角。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自由时差的一道真题的详细解析。希望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和步骤。

4一建计算自由时差答案解析

在一建考试中,计算自由时差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很多考生对于计算自由时差这个概念不太了解,容易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自由时差。自由时差是指地球上两个不同经度的地点之间的时差。由于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当地时间。而当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时,由于经度的不同,两个地方的时间会有所差异,这就是自由时差。

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地点的经度差。经度差可以通过地图或者其他工具来获取。然后,我们需要将经度差转换成时间差。一般来说,每隔15°经度差相当于1小时的时间差。如果经度差小于15°,则可以按照比例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要计算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自由时差。北京的经度是116.4°,上海的经度是121.5°。那么两地的经度差为5.1°。根据每隔15°经度差相当于1小时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得出5.1°经度差相当于0.34小时的时间差。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计算的方向。如果要计算从西向东的自由时差,那么时间差应该是正数;如果要计算从东向西的自由时差,那么时间差应该是负数。

综上所述,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两个地点的经度差。
  2. 将经度差转换成时间差。
  3. 确定计算的方向。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两个地点之间的自由时差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