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

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

2024-06-27 14:23:37
浏览162 点赞72 收藏31

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经济师考试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考试之一,备考经济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以下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供考…

1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

经济师考试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考试之一,备考经济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以下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供考生参考。

一、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2.国民经济核算

3.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4.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

5.货币与银行

6.国际收支与汇率

7.经济政策与调控

二、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2.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

3.消费者行为与效用最大化

4.生产者行为与利润最大化

5.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

6.成本与供给关系

7.资源配置与效率

三、经济法

1.经济法基本概念

2.合同法与公司法

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4.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

5.金融法与证券法

6.国际经济法与世界贸易组织法

7.环境保护法与资源管理法

四、财政与税务

1.财政与税收基本概念

2.财政收入与支出

3.税收原理与税种分类

4.税收制度与税务管理

5.财政预算与决算

6.税收征收与征管

7.税收优惠与税收避税

五、会计与审计

1.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

2.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

3.财务报表与分析

4.成本与管理会计

5.审计基本概念与程序

6.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7.企业财务与会计信息化

六、统计与数理经济学

1.统计学基本概念与方法

2.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经济指标与统计指标

4.数理经济学基本概念

5.微积分与经济学应用

6.线性代数与经济学模型

7.概率论与经济决策

以上是经济师场次知识点汇总表的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努力,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

2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稀缺资源下进行选择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个人、企业和国家等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

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而数量会增加;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而数量会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例如,当你饿了的时候吃一块巧克力,会觉得非常美味,但吃第二块的时候,满足感就没有第一块那么强烈了。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有限的,当需求得到满足后,边际效用就会递减。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在面对有限资源时,我们需要在各种选择中进行权衡取舍。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这些被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收益或利益就是机会成本。

稀缺性

稀缺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的是资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选择和分配,以便在有限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效益。

以上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3经济师考试时间安排

经济师考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于想要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人来说,取得经济师证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考生来说,了解经济师考试的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更好地备考。

经济师考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初级和高级。初级考试包括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两门课程,而高级考试则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考试,时间安排都是关键。

初级考试时间安排:

初级考试一般在每年的4月和10月进行,报名时间通常在考试前2-3个月开始,考试时间为连续两天,每天两场考试。具体的考试时间会在报名结束后由考试机构发布,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官方通知。

高级考试时间安排:

高级考试的时间安排与初级考试有所不同。高级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报名时间通常在考试前2-3个月开始。考试时间也为连续两天,每天两场考试。同样,具体的考试时间会在报名结束后由考试机构发布。

备考时间安排:

除了要了解考试的时间安排,考生还需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针对初级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前规划备考时间,一般建议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备考。对于高级考试来说,由于考试内容更加专业,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备考。

在备考期间,考生可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复习安排等。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备考,可以提高备考效率,更好地应对考试。

总之,了解经济师考试的时间安排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更好地备考,提高通过考试的概率。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够认真备考,顺利通过经济师考试。

4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选择、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社会科学。在经济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对于深入了解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非常重要。下面将为大家解释几个常见的经济学名词。

1.需求与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当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涨,供给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消费时会根据边际效用来做决策。当边际效用递减时,人们会停止消费;当边际效用增加时,人们会增加消费。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同时选择所有的机会,因此必须进行选择。机会成本是评估这种选择的成本。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上大学而放弃了工作,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他在大学期间没有获得的工资。

4.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相对应,当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效用时,人们会增加消费;当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效用时,人们会减少消费。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经济学名词解释,通过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理论,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THE END